课程时长:58小时 1920X1080 mp4 语言:韩语+中英文字幕 含课程文件

课程核心内容

男性解剖专题
✅ 从2D线条到3D模型的转化技巧
系统讲解如何将平面设计稿转化为具有立体感的数字雕塑,涵盖拓扑结构与空间构建原理。

✅ 基于球体的男性全身建模全流程
从基础球体起步,分阶段演示男性躯干、四肢、关节的塑造方法,强调肌肉群组的逻辑衔接与体积感表现。

✅ 游戏角色解剖学表现规范
针对游戏美术需求,解析低模与高模的优化策略,包括肌肉简化、动态张力表现等实战技巧。

✅ 男性比例体系与肌脂关系详解
通过黄金比例分割法,剖析8头身标准男性体型;重点演示不同体脂率下(健美/普通/肥胖)的皮下脂肪层与肌肉形态差异。

女性解剖专题
✅ 女性3D化构建方法论
对比男性结构,详解骨盆宽度、腰臀比、肩颈斜率等性别特征参数,解决女性柔美线条的数字化表现难点。

✅ 东西方面部特征差异建模
通过颅骨结构对比,量化亚洲与西方人种在眉弓高度、鼻梁曲度、下颌角等方面的建模差异。

✅ 女性动态姿势的解剖学适配
解析乳房受重力影响形变、腰部扭转时的肌肉压缩规律等高级内容,避免常见”机械感”错误。

目标学员画像

  • 已完成Zbrush基础课,急需提升解剖实操能力的进阶学习者
  • 熟悉解剖理论但无法转化为3D作品的”手脑不同步”创作者
  • 对颅骨结构、五官微表情(如鼻唇沟、眼轮匝肌)塑造缺乏信心者
  • 需制作青年/老年/肥胖等特殊体型的游戏/影视项目参与者
  • 苦于将3D扫描数据适配概念设计的数字艺术家

课程差异化价值

  1. Y轴法则揭秘
    独家传授人体动态平衡的Y轴重心规律,解决90%初学者”姿势别扭”的核心问题。
  2. 四阶段分块雕刻法
    将复杂人体拆解为:基础体块→骨骼标定→肌肉覆盖→皮肤细节,每阶段配备量化检查标准。
  3. 生物力学矫正系统
    通过肩胛骨联动、膝关节旋转轴等骨骼约束原理,使硬表面建模自然过渡为有机形态。
  4. 年龄与肥胖参数化体系
    建立面部衰老(额部凹陷、鼻尖下垂)与肥胖(下颌线模糊、腹部脂肪堆积)的可控变形方案。

教学底层逻辑

本课程采用”临床解剖学+数字雕塑”双轨制教学:

  • 形态学层面:强调骶骨倾斜角、胸廓圆锥度等20个关键形态标记点
  • 工作流层面:开发Zbrush自定义笔刷组合(含肌肉纤维走向笔刷、皮肤褶皱生成器)
  • 审美层面:植入”功能决定形式”原则,如斜方肌厚度与角色职业特性的关联设计

通过600+分钟的高密度演示,学员将掌握从Sphere到AAA级角色模型的工业化生产全链路,显著提升角色设计的医学可信度与艺术表现力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